9月19日,集團黨委組織焦作園區50名黨員干部、優秀黨員代表前往蘭考縣開展迎國慶紅色教育行活動,在這片充滿力量的土地上,傳承紅色基因,汲取奮進力量。
行程的首站,是莊嚴肅穆的焦裕祿紀念館。跟隨著講解員深情地敘述,時光仿佛倒流至那個風沙肆虐的年代。一幅幅泛黃的照片、一件件樸素的遺物、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文字,生動再現了焦裕祿同志“心中裝著全體人民,唯獨沒有他自己”的公仆情懷。他那句“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,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”的錚錚誓言,深深震撼著每一位在場黨員的心。同志們駐足凝視,神情凝重,無不為焦裕祿同志“親民愛民、艱苦奮斗、科學求實、迎難而上、無私奉獻”的偉大精神所動容,更有老黨員不禁感慨道:“以前只是在書上讀過焦裕祿的故事,今天站在這里,才真正明白他為了蘭考人民吃了多少苦”。
在焦裕祿烈士墓前,全體人員整齊列隊,向烈士敬獻花籃,深深鞠躬。細雨打濕了衣衫,卻澆不滅大家心中對焦裕祿同志的深切緬懷。回望他在蘭考的475個日夜,“拼上老命,大干一場” 的誓言仍在耳邊回響。那股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的赤子之心,令人動容。
在蘭考,焦桐是焦裕祿精神的象征。大家聚集在焦桐樹下,聆聽焦裕祿同志當年帶領蘭考人民戰風沙、治鹽堿、抗內澇的感人故事。當年焦裕祿親手種下的那棵泡桐樹,如今已枝繁葉茂、亭亭如蓋,它見證了蘭考的滄桑巨變,也見證了焦裕祿精神的代代傳承。在焦桐不遠處的蘭考展覽館內,黨員們面對神圣莊嚴的黨旗,自覺重溫入黨誓詞。
經過短暫休整后,黨員們前往毛澤東視察黃河處——東壩頭。佇立黃河岸畔,誰能想到,這里曾是蘭考“三害”的根源之一,昔日“黃河泛濫,良田被淹”的災難之地,如今已變成波光粼粼、游人如織的“幸福河”。岸邊的石碑上,記錄著焦裕祿當年帶領群眾修堤固壩、防治內澇的事跡;遠處的觀景臺上,大家聽著紅色故事,感受著在黨的領導下,人民群眾改造自然、創造美好生活的偉大力量。
最后,大家重走習近平總書記調研路線,踏入東壩頭張莊村。這里新農村建設成果豐碩,曾經的貧困村已實現華麗轉身。走在寬敞干凈的“幸福路”上,當地居民熱情地邀請大家品嘗自家種的紫皮花生,講述著村里發展鄉村旅游和特色產業后的幸福生活。在這里,大家深切感受到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。
此次蘭考之行,是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和精神洗禮。通過參觀學習,龍佰集團的黨員干部們更加堅定理想信念,紛紛表態,將以焦裕祿同志為楷模,汲取他的務實作風和奉獻精神,在今后工作中,把焦裕祿精神內化為推動工作的磅礴力量,堅守本職崗位,勇于擔當,不懈奮斗!